4月中旬,在北京市建筑業聯合會舉辦的第33次北京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交流會上,經過三天的匯報展示和激烈角逐,我集團公司4項QC成果分別獲得高級別獎項——中科院信息化大廈項目部“威龍QC小組”的《抗浮錨桿錨固于基礎筏板的施工新方法》獲得Ⅰ類成果獎,并將被推薦參加國家級評選表彰;一號工程項目部“雄鷹QC小組”的《大跨度懸空集成式結構支模體系研制》獲得Ⅰ類成果獎;懷柔科學城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平臺“開拓QC小組”的《提高梁柱節點核心區箍筋綁扎一次合格率》,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領航QC小組”的《冬季施工采用節能環保設備加溫新方法》,分別獲得Ⅱ類成果獎。
第33次北京市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交流會,參評的QC成果達到484項,創歷史新高。我集團公司的QC成果能在眾多參評成果中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充分反映了很高的質量水平。《抗浮錨桿錨固于基礎筏板的施工新方法》QC成果,是通過改變抗浮錨桿錨固基礎筏板的方式,降低人工清槽土方量和鋼筋使用量,在提高施工效率、增強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工期、節約施工成本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大跨度懸空集成式結構支模體系研制》的QC成果,是研制一種應用于高層中庭建筑風格的大跨度懸空集成式結構支模體系,能夠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封板一次性合格,具備結構、裝修、機電管線安裝、維修保養等集成式功能,并且安全、牢固,可服務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提高梁柱節點核心區箍筋綁扎一次合格率》的QC成果,是通過減少甚至完全杜絕“箍筋間距不均勻”“箍筋與主筋綁扎不到位”這兩個容易出現的問題,提高了梁柱節點核心區箍筋綁扎的一次合格率。《冬季施工采用節能環保設備加溫新方法》的QC成果,是根據科學計算合理地在施工段內布置燃油熱風機,從而達到加熱保溫效果好、經濟實惠的目的,有效保證了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凝固質量。
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陳勁接受采訪時說,近年來,集團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堅持機關與項目部聯合搭建平臺,針對施工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攻關。此次在北京市QC成果交流活動中獲獎,即是對這種不懈努力的又一次回報。他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北京市的這次會議精神,堅持創新驅動的企業靈魂,加強對技術創新工作的領導指導和監管,擴大QC小組隊伍,豐富QC研究課題,爭取取得更多更大的QC成果,同時要加強對QC成果的學習和推廣,努力讓QC成果“從施工中來、到施工中去”成為常態,進一步助力落實好項目管理安全、質量、工期、成本的“四個目標”。
(文/張龍)